说起小众香水,我们要先来说说小众香水这个概念的由来。这个概念的建立,首先是由国外的香水基金会建立的,这个基金会也是FIFI奖的主办方。建立小众香水这个概念的目的就是为了与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香水品牌做个区分。也就是将小众香水和主流香水,商业香水区分开来。比如说古琦,香奈儿,爱马仕等这些大家熟知的香水品牌。而这个区分的标准就是看全球香水专柜以及专卖店中售卖香水所占的比例。如果要简单一点的理解的话,就是我们平常在专柜上看不到的香水就是小众香水了。当然不是所有专柜都不卖,而是这种比例太低了,导致多数人都看不到的程度称之为小众。

按照这个标准我们也能知道,这些小众品牌并不是固定在某个品牌中的。而是在一定时间内在某个品牌上体现出来的。时间的长短没有限制,这个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这个香水品牌的发展情况。如果这个品牌一直没发展,这个品牌也许就永远都属于小众品牌了。如果某天火爆,销量甚至赶超很多知名品牌。那么这个品牌就脱离了小众品牌的这个概念。比如说祖马龙在中国的情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一个原先的小众品牌发展到中国遍地都是专柜的程度。现在的祖马龙已经是一个大众耳熟能详的商业品牌了,不再是之前的小众产品了。

我们之前说过了,小众香水的国际定义是,全球专柜以及专卖店的占比。但实际上这个概念却无法适用子啊全球范围内。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中国就不完全适用。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在中国,传统的小众,我们也叫小众,这点并不冲突。但是中国对小众赋予了一些属于自己的理解。如果说冷门这个概念。冷门怎么说呢?就是某个品牌或者某款香水在中国无人问津,没有多少人知道的香水就叫冷门。但这种情况也许只出现在中国,当然也有可能全球都一样,如果全球都一样,那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小众了。

这里要说的是,在中国很冷门,很小众,但是放眼全球,这款香水还是很受欢迎的。这种香水如果按国际定义来划分的话,它的专柜占比还是蛮高的。因此在国际定义上它已经不属于小众香水了。到那时在中国如果很冷门的话,中国人还是会称之为小众香水的。

以上就是小众香水在国际上以及在中国特有的一些概念。